编辑:南师国学苑
“菩萨有四法得离诸难值无难处值已不失能修佛法。何等四?一者、菩萨谦逊其心柔软凡见众生常言善来和颜悦色先意问讯与之共语言常浅笑……”
学会赞美尊重他人
在释教中建设关系称之为结缘相互曾有过接触的关系称之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之为善缘不涉及私欲的关系称之为净缘结下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之为“广结善缘”。
这就是佛陀的宽容与忍辱情怀。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作《醒世咏》一偈其中写道:“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随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循分度时光。”
因为我们在赞叹、随喜他人好事的时候清净心就生起了心田的污染与杂念也就消除了这自己就是一种修行的历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不会对你坏。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学会赞美、尊重他人就能获得别人的赞美和尊重相得益彰对我们的事情和生活亦是一种努力的助力。
学会宽容明白忍辱
“十恶业”中有四种与口业相关包罗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都是在“论人非”经常给别人带来诸多烦恼也给自己带来种种贫苦。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宽大悲愿。
当众生遇到任何难题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获得菩萨的救护。
“忍辱柔和”被他尊为为人处世的妙方足以见出宽容忍辱的重要性。这同样是在申饬我们要学会宽容明白忍辱。
在事情与生活中我们若能多一分宽容便会少一分纠结;若能多一分忍辱便会少一分烦恼。“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只有学会宽容明白忍辱我们的生活才会海不扬波少些许狂风暴雨。
老实谦恭正直老实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在事情与生活之中我们若能像佛菩萨那样不去关注人我是非不去挑衅是非、嚼“舌根子”而是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能正气充盈无畏无惧随缘自在。
从中可以看出菩萨以谦逊待人心地柔软和颜悦色公共愿意接受菩萨说法布道。“敬人者人恒敬之”实际上我们每小我私家都希望别人能对自己老实谦逊这样才好相处才好共事。
老实谦逊和正直老实一样都应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如果对人不老实对人不老实很难与人谈心建设起深情厚谊。佛陀在经中一再申饬门生要老实守信、厚以待人要求佛门生们要言行如一。我们不仅要在行为上老实谦恭、正直老实还要在言语上老实守信一诺千金且不行造口业如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
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清·金缨《格言联壁》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在事情与生活之中我们若能像佛菩萨那样不去关注人我是非不去挑衅是非、嚼“舌根子”而是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自能正气充盈无畏无惧随缘自在。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对俗世之人而言犯口业是常见的事情但许多人却并不清楚造口业的罪业是深重的。
佛菩萨们一直劝诫门生们要说赞美的话要随喜赞叹他人的好事目的就是让大家成就清净之心、清净之口。真正的修行之人不会去关注他人的是非是会一念不生、一念不起精进地用功办道。
据佛。
本文来源:yobo体育官网-www.tengcai888.com
Copyright © 2002-2021 www.tengcai888.com. yobo体育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81669566号-3